第3章 人體的能量與生命的誕生~消化器官․泌尿器管․生殖器官~
【胃】胃酸為什麼不會把胃本身消化掉?
連接食道的胃究竟可以容納多少東西?完全沒進食、呈癟平狀態的胃只有100ml。但吃、喝進食物之後,它可以膨脹到1L以上。從食道進入胃的地方叫做賁門,通往十二指腸的出口叫做幽門。食道將食物送進來時,賁門打開,幽門關閉。所以,食物並不會直接流入十二指腸。
胃部會留住食物一定時間,用pH2強酸和消化酵素之力,將米飯、青菜、肉等食物融解成糜狀。pH2的酸性若是潑在皮膚上,會造成嚴重的燒傷,是極強的酸。但胃裡充滿了強酸,本身卻不會被融解,全靠胃壁分泌的黏液保護。黏液會包住胃壁,胃酸停留在黏液上,所以不會將胃體融解。食物停留在胃的時間,視食物本身的性質來決定。蛋白質較多的食物,會在胃中停留較久時間。
法醫學之眼:從胃殘留的內容物來推測死亡時間
屍體胃或腸中殘留的內容物,是推測何時死亡的重要依據。食物會在胃中停留一定時間,而且每一種食物消化所需時間也不盡相同,所以我們會檢驗死者生前吃下什麼東西,殘留什麼樣的形狀,來判斷死亡時刻。如果有訊息可知他生前何時吃下什麼,就可以更精確地推斷出來。
不過,推測死亡時間不是僅靠著胃內容物就可以決定,必須合併體溫、屍斑、屍僵、腐敗進行狀態等資訊一起考量。
除了胃內容物外,膽囊內的膽汁量也是一項參考依據。食後經過三十分鐘,胃的內容物開始移入十二指腸。此時膽汁會流入十二指腸,與食物混在一起。食後一小時左右,膽囊內已經沒有膽汁。空腹時會積蓄膽汁,所以從胃內容物和膽囊內膽汁的關聯,便可以推測死亡時間。
第4章 人體的調整和控制~內分泌․神經系統․感覺器官~
【腦】掌管生命活動的腦幹,位於大腦中心的「爬蟲類之腦」
呼吸和心跳的中樞在腦幹
從大腦中心部位向下延伸,連接脊髓的部分叫做腦幹。這裡有自律神經的中樞,它負責在人沒有意識時讓身體自動化運作。也就是說,當我們的意識陷入沉睡時,心臟依然會跳動、呼吸、消化和吸收,都是腦幹的工作。腦幹受損的話,呼吸和心跳都會停止導致死亡,因而這個部位十分重要。除去小腦和腦幹之外的大腦部分,叫做終腦。這個部位是負責有意識對話,讓身體隨意志行動的中樞。也就是說清醒之後的行動,都是由終腦所控制。
間腦位於連接左右大腦半球的胼胝體內側,有丘腦、下視丘、腦下腺,是荷爾蒙、自律神經的中樞。它連接的中腦尤其與視覺關係匪淺,它下方的腦橋負責與小腦之間的情報轉達。再下方的延髓,則是呼吸、心臟搏動、血管的收縮與擴張、吞嚥、嘔吐的中樞。
人腦不只會長大!
人擁有高度功能的腦,但它並不只是變大、膨脹而已。而是在進化的過程中,外側增添了高度的部分,進而更加發達。早在進化過程還沒開始前,腦幹就已經存在了,從功能的共通性來看,可以叫它「爬蟲類的腦」。
整個腦部功能完全喪失的狀態稱為腦死,如果放置不理,心臟也會跟著停止。但是,如果腦幹的功能還活著,就算沒有意識、失去語言、思考的功能,卻還是能保有心跳和呼吸,這種狀態便是植物人。
大腦的進化
在進化的過程中,人的大腦並不只是變大而已,而是在外側增添發達的部分,以這種形式進化。尤其是表現人性的額葉在大腦皮質所占的比例中,人類是最多的。
法醫學之眼:傷害不貫穿腦幹,人不會死亡
大腦皮質一旦受損,依照受損的位置可能出現語言有障礙,或無法走路的症狀,但並不一定會死。只要腦幹沒受傷,呼吸、心跳等的生命活動都能保持原狀。事實上,很多人在意外或槍擊中,失去了部分大腦,多少留下一些障礙,卻還能活得好好的。
當槍彈貫穿頭部時,一般人多會以為一定是一槍斃命。但子彈貫穿頭部的位置不同,其實會出現不同的情況。例如,當子彈在腦部上方貫穿時,終腦受傷會陷入意識不明的昏睡狀態,但因腦幹未傷毫髮,所以命大不死,而是陷入植物人狀態。
但子彈如果曾腦部由上而下的方向貫穿,自律神經的中樞受到破壞,造成心臟、呼吸停止,人也會立刻死亡。
第4章 人體的調整和控制~內分泌․神經系統․感覺器官~
【感覺器官】現代年輕人是味痴?舌頭的味覺地圖都是騙人的
喉嚨也能感覺味道
舌頭有移動食物,讓它方便咀嚼,或是協助語言發音的功能,但它最主要的工作還是感知味道。
舌頭表面緊密地分布著許許多多小突起,叫做舌乳頭,分為絲狀乳頭、蕈狀乳頭、輪廓乳頭、葉狀乳頭等數種。除了絲狀乳頭之外,其他乳頭上都有味蕾,其中的味覺細胞會感知味道。融解在唾液的物質與味覺細胞接觸後,味覺細胞捕捉到它,經由神經纖維傳達到腦部。
味蕾也分布在喉嚨和上顎,所以若是假牙擋住了上顎,就不太容易感受
味道。
鋅的攝取不足,造成味覺障礙!
有一種說法提到舌頭對味覺特別敏感的部位,像舌尖對甜、鹹味敏感,舌後則是特別容易感覺苦味。但現在這種理論已被否定,不論什麼味道,整個舌頭都能感受到。
味蕾的細胞很短暫,大約十天就會被新細胞取代。製造新細胞時需要鋅,所以若是飲食不均衡,鋅攝取量不足,味蕾的功能便會逐漸衰退。也因此有人指出,經常偏食的年輕人愈來愈多出現味覺障礙的症狀。鋅多含於牡犡、牛肉、豬肝、起司、蛋等。
法醫學之眼:縊死、絞死、扼死的區別
這三種死法都是因脖子被拉緊而死亡。這些案例中,因為頸部緊縮時,舌根受到壓迫,所以舌頭會從齒間略略伸出。
附帶一提,縊死的方法,是用繩狀的物體一側固定在某物上,用自己的體重吊死。絞死的方法,是自己或他人以繩狀的物體捲住頸部,以自己體重之外的力量絞緊死亡。而扼死則是用手、手指、手臂、腳等將頸部掐住而死。縊死多半是自殺,絞死多為他殺,而扼死就絕對不可能是自殺。
第5章 從法醫學角度的人體大發現
‧屍斑到底怎麼形成?
人死後,血液循環停止,於是血液受重力影響而集中到身體下,那部位就會呈現紅褐色,這就是所謂的屍斑。像皮膚顏色較深的黑人,屍斑會不太明顯。
屍斑會在死後約兩小時後漸漸出現。之後的數小時,用手指按壓屍斑處,顏色會瞬間消失(褪色)。若是皮下出血的狀態,按壓該部位並不會褪色,而且大致會伴隨類似擦傷的傷痕。可以以此區別。
死後經過十小時後,屍斑會固定,用手指按壓也不會褪色,這是因為血液中的色素滲入血管或組織的緣故。
仰面死亡者的屍斑在背部,但是臀部或肩胛骨等在睡姿狀態下受壓的位置,不會出現屍斑。後頸部因未受壓,因而呈現屍斑。從外表就看得出來。有些家屬看見大為激動,以為死者生前遭到暴力,但它只是單純的屍斑罷了。
吊死者的屍斑會出現在腳和前臂。如果在吊死狀態下被發現時,屍體的背上出現屍斑的話,表示他死後曾被移動,即有可能是偽裝成自殺的他殺事件了。